自2017年以來,越來越多的用戶建立了家用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,其經濟意義一直是用戶關心的問題。下面,小編將從光伏發電系統的原理,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分析這一問題。
家庭光伏系統屬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,在光伏系統中,組件與配件的功能如下:
太陽光照射到光伏組件上,光伏組件將光能轉化為電能(直流電),輸入逆變器。逆變器在將光伏組件所發的直流電轉換為可供家庭使用的交流電。由逆變器輸出的交流電(220V-380V)通過配電箱(內置浪涌保護器、刀閘、自復式開關、空氣開關)穩定輸入國家電網。
光伏系統所發電量在輸入國家電網前,會經過雙向電表(由電網公司免費提供)計算出家庭所使用的電量以及買入電網的電量。以上是家庭光伏系統的系統組成以及工作原理。說到系統構成,就不得不提成本問題,在光伏系統中,目前的市場價格在7元/W,根據所安裝的實際容量和屋頂狀況可能會有上下浮動。
很多用戶都存在一種想法:我家一年的電費也就2000塊左右,我話費近5萬塊安裝7KW的光伏電站,我得用多長時間的電才能回本呢?其實這是一種認知誤區,家庭光伏所發的電量每度電(不管是家庭自用的電量,還是賣給國家電網的電量)都有國家0.37元的補貼,賣給國家的電量是以當地燃煤標桿上網電價來計算的,可以這么說,家庭光伏電站是一種電量,多種收益。
根據數據,可以得出結論,家用光伏發電的投資回收期約為6.5-7年,使用壽命超過25年。也就是說,家用光伏發電還可以在償還后的15年內穩定收入(國家補貼為20年),在國家補貼完成后,將有節電和售電的好處。自建家庭光伏系統是一項穩定的投資,具有較長的回報期和穩定的收入,遠高于銀行和其他穩定投資的穩定投資收入,這具有經濟意義。